銀行保本產品將逐步退出市場 結構性存款成最佳變種替代品
上市公司理財為啥“偏愛”它
作為上市公司理財大軍中的新成員,山東出版(601019)再次表現出對銀行結構性存款產品的偏愛。11日晚間,其對外披露,公司使用閑置募集資金認購了9.3億元的結構性存款產品。
進入6月以來,山東近200家上市公司中已有9家披露了購買理財產品的公告,其中有5家購買了結構性存款產品,且大多是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
而放眼整個A股公司,這樣的情況也非常普遍。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不完全統(tǒng)計,在剛剛過去的5月份,至少有260家A股公司購買了近500款結構性存款產品,合計金額達411.02億元。
結構性存款產品之所以如此受上市公司青睞,原因在于資管新規(guī)發(fā)布后,未來兩三年內銀行保本理財將徹底退出市場,而不在新規(guī)監(jiān)管范圍內、又有保本承諾的結構性存款產品,也就成了最佳的替代品。
資管新規(guī)下的最好選擇
在保本理財將逐步退出市場的情況下,如何給閑置資金尋找安全可靠的出路,成為眾多上市公司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去年剛剛上市且募集了眾多資金的山東出版,就是其中之一。
山東出版11日晚間的公告披露,公司年初即通過議案,擬使用不超過18億元的暫時閑置募集資金,投資安全性高、流動性好、有保本約定的理財產品,而結構性存款恰好就成了資管新規(guī)下的最好選擇。
據披露,山東出版6月8日向中信銀行濟南分行認購了9.30億元共贏利率結構20363期人民幣結構性存款產品,期限364天,保本浮動收益型,預期年化收益率4.70%或5.20%。
在此前的5月22日,山東出版還向中信銀行濟南分行購買了另一款人民幣結構性存款產品,金額為5億元,同樣是保本浮動收益型,預期年化收益率4.65%或5.15%。
兩次就拿出14.3億元購買結構性存款產品,山東出版也算是大手筆。對此,山東出版強調,上述理財產品保證本金,風險低、期限短、流動性好,有利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獲得一定的投資收益,進一步提升公司整體業(yè)績水平。
有此想法的山東上市公司不止山東出版一家。11日,山東藥玻(600529)同樣發(fā)布了理財公告,披露6月份分別從交通銀行、民生銀行購買了5000萬元和1億元的結構性存款產品,期限90余天,理由也是保本無風險且能實現一定收益。
此外,東誠藥業(yè)(002675)、金正大(002470)、大業(yè)股份(603278)也都在6月上旬購買了結構性存款產品用于理財,金額從3000萬元至2億元不等。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這些上市公司的理財中,結構性存款產品今年以來比重逐漸增加。以山東藥玻為例,目前公司尚未到期的理財產品共計7.08億元,在其5月下旬之前購買的理財中,并未有結構性存款產品出現,但自5月底至今,卻用了2.38億元購買結構性存款產品。
占比從不足1/4到過半
據了解,從整個上市公司層面看,結構性存款接棒保本銀行理財產品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不完全統(tǒng)計,5月份至少有260家上市公司購買了近500款結構性存款產品,合計金額為411.02億元(以公布交易日期數據為準)。而從5月份全部上市公司理財數據來看,當月共有431家公司購買了1062款理財產品,合計金額為763.25億元。由此可見,結構性存款產品占比過半。
而在去年5月份,共有421家公司購買了1188款理財產品,合計金額為849.21億元。其中結構性存款產品僅有226款,購買金額合計為189.38億元,占比不足1/4。
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大的變化,正在于資管新規(guī)出臺后,保本的銀行理財將逐漸淡出市場。
4月底人民銀行、銀保監(jiān)會、證監(jiān)會、外管局聯合印發(fā)的《關于規(guī)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yè)務的指導意見》明確,資產管理業(yè)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打破剛性兌付。過渡期為發(fā)布之日起至2020年底。銀行理財產品正在監(jiān)管之列。
但擁有諸多募集資金的上市公司,對保本理財又有著難以遏制的需求。
根據證監(jiān)會出臺的《上市公司監(jiān)管指引第2號——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監(jiān)管要求》,其對上市公司閑置的募集資金投資產品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安全性高,滿足保本要求,產品發(fā)行主體能夠提供保本承諾;二是流動性好,不得影響募集資金投資計劃正常進行。
在此情況下,無論是過去的銀行保本理財,還是現在的結構性存款,都具有絕對優(yōu)勢。
有銀行理財經理即表示,上市公司對投資資金的安全性最為看重,一般不會將投資回報率放在首位。由于結構性存款期限較短且收益較有優(yōu)勢,目前主要作為銀行保本理財產品的代替品而存在。
人民銀行的數據也顯示,今年前4個月銀行業(yè)新增結構性存款2.2萬億元,而去年全年僅新增1.8萬億元。截至4月末,結構性存款余額已超9萬億元,其中中小銀行的規(guī)模占比超過60%。
在任何情況下,本網站所刊載內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中訊證研不對因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做出決策。